在收集海岛主权的法律依据计划的范围内,越南信息通信部已经公布由比利时地理学家Philippe Vandermaelen在200年前绘制出来的一部世界地图集(共6圈)。
越南信息通信部部长阮北山(Nguyễn Bắc Son)接受新闻媒体记者的采访
Philippe Vandermaelen(1795-1869)绘制的世界地图集,1827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赛尔出版是一个具有充满历史价值、法律价值的证据。它跟数百其他证据能够证明黄沙和长沙群岛是属于越南领土的。
2014年5月13日,在公布世界地图集的仪式上,越南信息通信部部长阮北山(Nguyễn Bắc Son)对Philippe Vandermaelen的地图集评论说,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性和法律性的资料,为证明黄沙和长沙群岛是归属于越南不可争辩的领土主权做出贡献。
越南历史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河内国家大学的前越南学和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阮光玉(Nguyễn Quang Ngọc)教授是对本地图集进行收集、研究并带回越南的学者之一表示,在本部地图上,第97、105、106、110号地图都介绍说,黄沙群岛(Paracels)归属于安南帝制(Empire d’An-nam)
阮教授介绍说,Partie de la Cochinchine这张地图(第106号-亚洲地图)是第一把黄沙群岛中最重要、最大的一些岛屿的位置(经度、纬地)、地理特点、西方名称和最准确的位置绘制出来的地图。此张地图所规定的地域是安南帝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证明越南对黄沙群岛的主权已经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亚洲地图被收集在第二集,其中包括当时亚洲各国家的110张地图。越南当时被称为安南帝制,地图包括三张。第97号,第108号地图是越南北部的地图(Tunquin);第105号、第115号地图是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的地图(Cambodge et Annam);第106号、第116号地图是沿海地区、海岛地区和越南中部的地图(Partie de la Cochinchine)
Partie de la Cochichine这张地图的尺寸是相当于A3纸张尺寸的尺寸,主要是绘制越南中部的海岸线,是从第12纬线(位置相当于今日的庆和省,在地图上有一个地名称BINK-KANG(平康)和NHIATRANG(越南文:Nha Tran,中文:芽庄)延伸到第16纬线(其位置相当于今日的广南省,在地图上的在海岸线外的地区的名字为CHAMPELLA(占婆岛)。在海上,PARACELS(黄沙群岛)从北纬16度到北纬17度和东经109度到东经111度所有的细节都被准确地画下来。在本地图上的PARACELS群岛包括西边的I. Pattles,岛和I. Duncan岛;东边的Tree. I 岛、 I. Lincoln岛和 Bocher au dessas de l’eau岛;北纬16度下面西南边的Triton岛;南方的北纬14.5度Investigateur岛以及浅海范围标志线;沉没在5到10米的深度延伸到北纬14度的砂带,位于海岸线之内相当于QUIN HONE(越南文:Quy Nhơn,中文:归仁)的位置。
除了被确认为黄沙群岛地区(PARACELS)之外,这部地图集还附上简介安南帝制的部分(Empire d’An-nam),其内容包括自然条件(Phisique)、政治(Politique)、统计(Statistique)、和矿产等(khoáng sản)。
从16世纪开始就出现一些西方地图,上面已经把东印度地区画出来,在东海上还标明Pracel 或 Paracels(黄沙)的位置,Pracel 或Paracels(相当于越南南部的海岸线)被认为是Costa de Paracel(黄沙海岸)。诸多越南研究学者表示这是充满说服力的依据。它完全能够证明黄沙群岛至少从16世纪就归属于越南主权。
阮教授说,也在本世界地图集上,Philippe Vandermaelen地理学家也很清楚的画出中国的边界线。具体是,98号地图上他画出了越南和中国的边界,中国的最南端在北纬22度为止,而中国海洋边界只延伸到北纬18度为止。
他也说,自古到20世纪,所有的中国地图和西方地图都显示中国最南端的是位于北纬18度的海南岛。Philippe Vandermaelen所画的地图和中国的《皇朝直省地舆全图》(1904年)一样,这两张地图所画的中国边界位置是相同的,即中国最南端是海南岛,而黄沙群岛地区(Paracels)是属于越南。
阮教授介绍说:“本世界地图集可算是无价之宝,是充满着说服力和高度价值的法理性能够肯定越南对黄沙和长沙群岛不可否定的主权,而黄沙群岛被中国于1974年动用武力非法侵占了。”
接受越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在比利时皇家图书馆Marguerite Sylvestre负责保存的Philippe Vandermaelen女士表示,1825年,开始进行绘制和出版世界地图集的计划。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用同一个比例的、尺寸较大的地图集,也是第一次在地图上出现一些地区例如美国、北美和南美地区、澳大利亚等的地图及,Philippe Vandermaelen的世界地图集共有400张,其中的6集涉及到越南, 4张是1826年绘制的地图,上面还有安南王国的备注。此备注由A.Detavaute(法籍人)编写的。
比利时皇家图书馆Marguerite Sylvestre负责保存的Philippe Vandermaelen女士
Marguerite Sylvestre女士说:“本地图集是采用圆锥投影方式绘制的,如果我们把一张一张剪下来然后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直径为7.75米的地球。我再次强调,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按照大比例地采用平版印刷技术印刷出来的地图集,因为当时采用这种印刷技术需要很长时间,费用也相当高。Philippe Vandermaelen已经采用经度和纬度线来绘制地图,因此我们能够知道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正确位置。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采用当时最准确的坐标绘制的地图”
2011年,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涉及到黄沙和长沙群岛的文章中,阮广玉(Nguyễn Quang Ngọc)教授写道:阮朝时期,有关黄沙和长沙群岛的记录极为丰富多样,它不仅体现在王朝的正式资料而且还体现在学者的资料。
《大南实录正编》是一部对黄沙和长沙群岛拥有极为丰富关的资料和信息。19世纪的头二十年,嘉隆皇帝很关心对黄沙群岛的监察和管理工作充分体现在书籍上,即:1803年“招募外籍人成立黄沙队”, 1815年和1816 年“派遣范光影率领黄沙队前来黄沙进行探测海航”;1817年从马高船接受黄沙群岛地图…
《皇朝直省地舆全图》体现中国最南端就是海南岛最南端
明命皇帝当政时期,在黄沙和长沙群岛上行驶主权的方式已经迈进新台阶。1833年,明命皇帝制定计划,派遣人前往黄沙群岛建庙立碑、种树等。1834年和1835年,皇帝正式实现这个计划并在古庙地区建立一个屏风。1936年,他决定派遣人前往黄沙群岛进行探测、为各个岛屿、礁、沙滩绘制地图。当对黄沙群岛进行测量时,由范友日率领的水军队带上10个木碑,上面刻着“第17明命年丙申,水军队长范友日奉命前往黄沙群岛进行管理、测量已到这里,以这个木碑为标记”。从1834年至1839年,给黄沙群岛绘制地图的人回来的时候会获得明命皇帝的奖赏。如果在海上不幸遇到风暴但还能保全生命归来的人有获的奖赏;而没有完成巡逻任务的人会遭到严峻的惩罚……
除了明命时期的《大南实录正编》一书之外,国史管还奉命编写一部《明命政要》,其中的第25卷已经陈述了发生在越南东海上的船只沉没事故,被冲上岸并受到本地人的帮助。例如,1836年,英国的船只在黄沙地区遭遇了大台风,必须暂时驶入停留在平定省的海域,皇帝下令“令省级官员将皇帝的旨谕宣读给他们听,同时下令进行放赈救灾……”。这不仅体现越南人的人慈悲之心,更重要的是体现越南政府和人民作为黄沙地区的主人对在海上救灾工作责任和义务。
越南信息通信部部长在国内外的媒体机构的见证下接受吴志勇先生和ECO药品公司总经理是收集地图的赞助商所赠送的世界地图集
《钦定大南会典事例》这一部书是阮朝时期的官员奉命把自从1843年至1851年间政府六部关于典章、法律等活动都记录下来而形成。书中有一段落进行陈述了在黄沙群岛上建庙立碑、种树、考察、测量、绘制等内容,,基本上跟《大南实录正编》一致。
《国朝正编撮要》一书是一部史书,主要内容是摘选《大南实录正编》的重要内容,其中第三卷有一些段落描述建庙立碑工作、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图以及救助英国船只因搁浅而要停留在平定省海域等事情。
潘辉注的《历朝宪章类志》一书是19世纪最大的百科书,于1821年完成,里面有“余地志”这一部分陈述黄沙滩和黄沙队,内容跟《抚边杂录》一致。
阮通的《越史纲鑑考略》是一部历史地理书,除了陈述黄沙群岛的地理特点、自然条件、越南人在此群岛上的遗迹,作者还陈述了有关黄沙队的事情,比如是黄沙队在安永、安海县招募丁壮以及黄沙队存在的时间等。
《 大南一統志》由嗣德时期的国史管从1865年至1882年编写,其中的第8卷按照《抚边杂录》和《大南实录》中所收集的资料介绍了黄沙和长沙群岛(广义省)。最后一段还特别介绍:“明命第16年,令国家船只装运砖头来这里建祠,在那座祠的右边立石碑做个标记,在祠的前面、后面和左边播种种子。在建祠的过程中,兵士挖出2000公斤的铜片和铸铁。”
邓春榜的《史学备考》一书中也写道“黄沙群岛位于平山县(广义省)的海域上,长度可达数以万里。”
19世纪初越南地图明显地体现越南和中国的边界
李文复的“望见万里长沙”这首诗中有一段较长备注陈述作者在长沙群岛的某地域差点遇难。根据这份资料,19世纪初,阮朝政府已经租赁经验丰富的水手和西方的现代设备直接引导一些船只度过东海。这解释为什么越南海洋和岛屿地图虽然还保留着传统的绘制方式,但已经体现着最新的信息,越南航海地图的准确性能够相当于当时西方国家航海地图。
《阮朝硃本》也是肯定阮朝政府控制黄沙和长沙群岛的资料之一,而且此资料很有历史价值。通过对明命和绍治时期的144本的考察研究,我们发现有一些资料充分地体现了越南封建政府早已在这两座群岛上行驶国家主权,比如明命皇帝的指谕(1835年7月13日和1837年7月13日)陈述了前往黄沙群岛的公务团;岘港守御有关法国船只在黄沙海域搁浅的奏章(1830年6月21日);工部有关惩处那些前往长沙但未完成绘制地图任务的奏章(1837年7月13日);陈述派遣公务团前往黄沙群岛但因遭受风暴而不能出发的奏章……特别还有1838年6月21日工部的奏章陈述了黄沙考察队归来并报告已经到达群岛中的25座岛屿但还有1个地方因为距离比较远再加上大风因此未能到达。
阮朝时期,除了开展在黄沙长沙群岛上进行实地检测意外,政府已经完成绘制许多重要的地图,值得一提的是明命皇帝时期从1838年至1840年所绘制的《大南一统全图》。在这张地图上,黄沙和长沙群岛是一群有刀刃型的图形包括30座大岛屿,其中黄沙的北极跟南方的万里长沙(长沙群岛)接触,没有分割之迹。1830年也出现一张有类似绘制方法的地图,但是只是草稿,到了绍治时期才有《大南全图》,嗣德时期有《大南一统全图》是现代的绘制方法的继承。
阮光玉教授接受接新闻媒体记者的采访
除了《大南一统全图》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地图按照传统方法绘制了黄沙和长沙群岛,比如《南越本图》、《天载闲谈》、《安南舆地志》、《启童说约》、《南越地舆摘录》、《越南地图旧录》等这些地图虽然没有提供最新信息,但已经确认在19世纪,有关黄沙和长沙群岛的内容已在学生教科书里面或者是一种普通书籍出现,让全部越南人民深深的记住黄沙和长沙群岛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阮朝刚开始,嘉隆皇帝继续在海上进行考察工作以便巩固政权。Jean Baptiste Chaigneau,阮朝的一个法国籍的大臣(1769年-1825年),已经确认:“皇帝所管制的交趾支那包括南河地区、北河地区、高棉王国的一部分、海上的一些无人居住的岛屿和黄沙群岛。此座群岛包括一些小的岛屿、岛礁和无人居住的岩石。直到1816年,当时的皇帝才占有此座群岛。”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阮光玉教授和世界地图全集
据资料显示,各个时代的越南政府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黄沙和长沙群岛行驶领土主权,比如考察、检测、监督、管理、开采化物和海产、征收税务、救助遭难船只、绘制地图、建庙、竖立主权碑、用木牌做标记、种树让来往的人容易看到等工作。前往黄沙和长沙群岛执行任务不仅只有黄沙队和北海队,还有水军队、地方政府招募的兵士、卫监城和兵丁、民夫。每次去黄沙群岛都需要政府的“执行公务令”,有时候皇帝亲自莅临,直到船只能否离岸还是暂时停止。完成任务后,他们必须马上回归京都,向皇帝报告情况,缴纳货物和海物。皇帝通过工部进行检查、评价。根据物品的缴纳数量和奉献程度而决定如何奖赏或处分。完成任务的人都获得政府的确认书。在黄沙和长沙群岛的任务是极为艰难和危险,有的人一去不复返。甚至有的人在临走之前,人家已经为活人办好追悼会来安抚家属的情绪。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对祖国的责任,他们坦然的面对死亡。越南对黄沙和长沙的主权的历史篇章是用红血来谱写,是用一代又一代的维护主权的英雄生命来换取。
为文章做个结论,阮光玉教授强调,越南在黄沙和长沙群岛的主权是越南数以千年的立国、建国和卫国的历史长河中最光辉、最悲壮的历史篇章,每一个真正是越南公民必须要珍惜,流传万代。
阮光玉教授说,找到这部地图的过程也很特别,这部地图是由一个在法国读研究生的越南人在比利时,根特市,Nederkouter街32号,Sanderus古书店所发现的。
在越南的世界地图集
ECO药品公司的总经理吴志勇先生是审核Philippe Vandermaelen地图工作的赞助商。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国家图书馆、比利时皇家地理图书馆、巴黎医科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的专家对本部地图进行审核。阮光玉教授参加评价、讨论,最后与巴黎和比利时的各位地理学、地图学、史学、法律学、图书馆学等专家表示一致的观点,这部地图是原本的一部,于1827年在比利时出版。
确认本部地图是原本的一部之后,越南已经买下,并带回越南。这部地图集有助于提高科学价值、历史基础和国际法理价值,位维护越南不可侵犯的神圣领土的斗争做出重大贡献。
*PHILIPPE VANDERMAELEN (1795-1869)出生于1795年12月23日于布鲁塞尔,鲁汶地区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就有地图学的天赋。1816年他成为权威的专家,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绘制和印刷地图的事业。1827年,完成了这部世界地图集。
1829年,他成为比利时王国科学美文学科翰林院的成员。1830年,他创立布鲁塞尔皇家地理院,同时也成立了地图公司和平版印刷工厂。(完)
(越南对外通信局翻译)